民勤绿洲边缘柽柳荒漠林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16
作者
马全林 [1 ]
王继和 [2 ]
刘虎俊 [2 ]
杨自辉 [2 ]
詹科杰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民勤; 绿洲边缘; 柽柳;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5 [柽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柽柳属植物不仅是耐盐碱、耐干旱植物,同时也是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之一,曾在改善和维持民勤沙区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40多年来,伴随民勤环境旱化,绿洲边缘柽柳荒漠林呈现出退化过程,并表现出旱生、超旱生植物增加,林带变窄,柽柳高度降低,柽柳种群及其群落盖度降低和防风固沙功能减弱等特征。目前,坝区、泉山区和湖区柽柳荒漠林均出现退化,其中坝区退化最为严重,残余宽度仅有30~75m,依靠农田灌溉外溢水生存,是民勤绿洲边缘柽柳荒漠林发展的最终阶段。分析柽柳荒漠林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认为地表水消失是时空变化的诱导因素,地下水位下降和林地土壤水分减少是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地下水位下降到10m的临界水位以下之前,地下水位起到主导作用;而下降到10m以下之后,土壤水分起到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和田河流域天然柽柳灌木林生态价值评估 [J].
杨丽文 ;
何秉宇 ;
黄培佑 ;
努尔巴依 .
中国沙漠, 2005, (02) :126-132
[2]   甘肃民勤荒漠区植被演替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民勤为例 [J].
彭鸿嘉 ;
傅伯杰 ;
陈利顶 ;
杨自辉 .
中国沙漠, 2004, (05) :112-117
[3]   额济纳绿洲沙漠化对柽柳群落影响的研究 [J].
赵雪 ;
张小由 ;
李启森 ;
周茅先 .
中国沙漠, 2004, (04) :89-94
[4]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潜力评价 [J].
张道远 ;
尹林克 ;
潘伯荣 .
中国沙漠, 2003, (03) :46-50
[5]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排序研究 [J].
蒋进 ;
高海峰 .
干旱区研究, 1992, (04) :41-45
[6]   残存在民勤县西沙窝中的古代遗址 [J].
李并成 .
中国沙漠, 1990, (02) :38-45
[7]   柽柳属植物抱茎叶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 [J].
翟诗虹 ;
王常贵 ;
高信曾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3, (06) :519-525
[8]   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 [J].
冯绳武 .
地理学报, 1963, (03) :241-249
[9]  
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全国地下水信息网,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地下水专业学组编, 1999
[10]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