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样条函数计算结果研究冲绳海槽热源机制

被引:1
作者
姜效典
王硕儒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地质系!青岛
关键词
冲绳海槽; 热流场; 数值模拟; 形成机制; 样条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8.1 [地球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8 ;
摘要
对冲绳海槽1984-1990年的实测热流值,利用数字滤波方法计算,得到反映该区深部地壳热状态的区域热流值为80-160mw/m2;用B样条函数法对其作数值模拟,计算出海槽地温场模式,并以此研究冲绳海槽海底高热流的形成机制,得出冲绳海槽热流值的区域性变化与其深部地质构造格局呈正相关,高热流是该区现代构造活动所致,其明显特征是地壳减薄、地幔上拱等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94 / 3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冲绳海槽的地质构造属性 [J].
李乃胜 .
海洋与湖沼, 1990, (06) :536-543
[2]   华北断陷盆地热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陈墨香 ;
汪集旸 ;
汪缉安 ;
邓孝 ;
杨淑贞 ;
熊亮萍 ;
张菊明 .
地质学报, 1990, (01) :80-91
[3]  
冲绳海槽的构造特征与演化[J]. 金翔龙,喻普之.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2)
[4]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曾融生 著, 1984
[5]  
样条函数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李岳生,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