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现代安全繁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唐文邦 [1 ,2 ]
王建龙 [1 ,2 ]
陈立云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
[2] 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安全; 繁殖制种; 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此文论述了两系杂交稻现代安全繁殖制种的重要意义,提出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及其"遗传漂变"、制种基地选择和季节安排不合理、不育系繁殖产量不稳定等是目前两系安全繁殖制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加强"核心种子"生产、利用"低温繁殖有效积温原理"进行安全高产繁殖、基于种子生产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有效地选择制种基地和时段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设想及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J].
陈立云 ;
肖应辉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2) :103-107
[2]   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 [J].
雷东阳 ;
周晓娇 ;
肖层林 ;
旷浩源 ;
陈义明 ;
陈立云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96-101
[3]   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进展 [J].
杨仕华 ;
程本义 ;
沈伟峰 ;
夏俊辉 .
杂交水稻, 2009, 24 (01) :5-9
[4]   水稻C815S及其同源株系的育性光温特性 [J].
何强 ;
陈立云 ;
邓华凤 ;
唐文邦 ;
肖应辉 ;
袁隆平 .
作物学报, 2007, (02) :262-268
[5]   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与实践 [J].
陈立云 ;
肖应辉 ;
唐文帮 ;
雷东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1) :90-94
[6]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何强 ;
蔡义东 ;
徐耀武 ;
陈立云 .
杂交水稻, 2004, (01) :4-8
[7]   培矮64S的育性特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 [J].
邹江石 ;
姚克敏 ;
邓芳萍 .
作物学报, 2003, (01) :87-92
[8]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波动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J].
肖国樱 ;
邓晓湘 ;
唐俐 ;
唐传道 .
杂交水稻, 2000, (04) :6-7+11
[9]   两系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影响因素与保纯技术 [J].
肖层林 ;
周承恕 .
杂交水稻, 2000, (02) :14-16
[10]   培矮64S中不育临界温度低的新株系筛选 [J].
徐孟亮,陈良碧,周广洽 .
生命科学研究, 1999, (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