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与实践
被引:60
作者:

陈立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文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雷东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来源: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育种思路;
超级亲本;
杂交制种;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7.01.01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当前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面临的新问题,即超级稻品种资源匮乏、部分超级杂交稻组合适应性较差、超高产水稻育种理论过于模式化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即超级亲本选育——超级杂交组合选育——超级杂交制种,并详细阐述了各步骤的标准和实现其目标的技术路线。超级亲本要求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或库容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各级区试对照杂交稻组合的水平。超级杂交稻组合的标准是品质优、适应性广、耐肥抗倒、对主要病虫害达中抗以上水平,产量水平较国家或省区试中对照增产8%左右。其选育的技术路线是通过双亲最佳组配方式,增加选择压力,注重理想株型和优良生理机能及其各性状间的高度协调。超级杂交制种产量水平根据不育系的类型来确定,其中早稻类型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要求大面积达到3.75t/hm2以上,中稻类型的不育系要求达到5.25t/hm2以上。其技术路线是通过选择最佳的制种基地,选用库容量大和异交结实特性好的不育系,通过超大行比与超常规培育父本措施提高父本的花粉量,从而提高制种产量。按照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的技术路线,成功选育了父本996和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两个超级杂交稻亲本,利用前者选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作双季早稻种植的超级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996,用后者选配出几个增产幅度大、极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稻新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当前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情况与对策建议
[J].
农业部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专家组
.
中国农技推广,
2005, (10)
:25-27

农业部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专家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2]
我国杂交水稻组合和面积的变化趋势(英文)
[J].
毛昌祥
;
石瑜敏
;
周行
;
宋智萍
;
韦善富
;
谢丽萍
;
韦仕邦
.
广西农业科学,
2005, (04)
:287-291

毛昌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石瑜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周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宋智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韦善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谢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韦仕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3]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J].
程式华
;
曹立勇
;
陈深广
;
朱德峰
;
王熹
;
闵绍楷
;
翟虎渠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3)
:280-284

程式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曹立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陈深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朱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闵绍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翟虎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J].
唐文邦
;
何强
;
肖应辉
;
邓化冰
;
陈立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499-502

唐文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何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肖应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邓化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陈立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5]
高配合力优质水稻恢复系蜀恢527的选育与利用
[J].
王玉平
;
李仕贵
;
黎汉云
;
高克铭
.
杂交水稻,
2004, (04)
:14-16+31

王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李仕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黎汉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高克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6]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何强
;
蔡义东
;
徐耀武
;
陈立云
.
杂交水稻,
2004, (01)
:4-8

何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蔡义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徐耀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陈立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7]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J].
吕川根
;
宗寿余
;
赵凌
;
王才林
;
孙永华
;
邹江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4)
:50-53

吕川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宗寿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赵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王才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孙永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J].
邹江石
;
吕川根
;
王才林
;
郑克武
;
宗寿余
;
赵凌
;
孙永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8)
:869-872

邹江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吕川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王才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郑克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宗寿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赵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孙永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9]
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的结实特性与生理基础
[J].
王熹
;
陶龙兴
;
黄效林
;
俞美玉
.
作物学报,
2003, (04)
:530-533

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陶龙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黄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俞美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10]
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两源并举“超优势稻”的选育
[J].
黄耀祥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3, (02)
:1-8

黄耀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