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居住用地布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孙贵艳 [1 ,2 ]
王传胜 [1 ]
肖磊 [1 ,2 ]
董冠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农村居住用地; 布局变化; 影响因素; 龙岗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深圳市龙岗区1996年与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技术和基于公里格网的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探讨了龙岗区农村居住用地的布局特征、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的同时,龙岗区农居用地减少有限,且用地地块逐渐破碎与分散化;农居变化是一个大量新建与消失并存的过程,在1996年农居用地消失42%的同时,亦有相近规模的农居新建而成;城镇化对龙岗区农居用地影响显著,消失农居多布局于邻近深圳主城、城镇化进程显著的西南地区;新建农居倾向避开高速城镇化区域,同时在租金利益下集聚于原有城镇空间附近地域;空间要素对农居布局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其中坡度影响最为显著,陡坡地区农居用地显著减少,而交通干线与水系附近则明显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2]   基于系统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苏高华 ;
陈方正 ;
郑新奇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4) :117-120+126
[3]   胶东地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J].
贾文臣 ;
王卷乐 ;
杜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4) :591-596
[4]   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巩义市为例 [J].
李君 ;
李小建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95-1204
[5]   吉林东部山区坡度等级上景观格局分异研究——以通化市为例 [J].
张运刚 ;
张树文 ;
李琳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3) :351-355
[6]   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J].
李伯华 ;
曾菊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5) :30-35
[7]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分析——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 [J].
陈思明 ;
吴景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4) :17-21
[8]   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J].
陈振杰 ;
李满春 ;
刘永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80-184
[9]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J].
李君 ;
李小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70-175
[10]   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周飞 ;
陈士银 ;
钟来元 ;
吴明发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2) :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