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prone PCR获得EPSP酶突变基因提高水稻的草甘膦抗性

被引:10
作者
苏军 [1 ]
陈建民 [1 ]
田大刚 [1 ]
朱祯 [2 ]
王锋 [1 ]
机构
[1] 福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Error-prone PCR; EPSP酶突变基因; 草甘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通过Error-prone PCR方法获得的表达水稻EPSP酶突变基因epsp102和未经修饰的水稻epsp基因分别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获得转化克隆84个和109个。对T1、T2代转基因水稻三叶期和分蘖期喷施草甘膦,各选出4个对草甘膦高抗性的T3代材料,进行分子鉴定。对其中的3个株系进行农艺性状考察,并各选1个株系作为父本与其他优良恢复系进行杂交,进一步考察epsp和epsp102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抗性和农艺性状表现。Southern结果显示:epsp的整合拷贝数为2~3拷贝,epsp102拷贝数为1~2拷贝。萌发种子、三叶期及分蘖期对草甘膦抗性检测显示:转基因萌发种子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15倍;三叶期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3~4倍。分蘖期剂量效应检测结果显示:非转基因对照在施0.1倍以上的致死剂量农达时,植株显著失水,而转基因株系水分生理正常。两地两季的农艺性状考察显示: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的穗数明显增多,转基因株系ep-3和ep102-20结实率和单株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以ep-3和ep102-20作父本,与4个恢复系杂交的F2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没有降低,两个组合的结实率显著增加,SK/ep-3组合结实率显著下降,其余组合的结实率与对照持平。
引用
收藏
页码:830 / 8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aroAM12基因棉花植株的草甘膦抗性 [J].
谢龙旭 ;
李云锋 ;
徐培林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 (02) :173-178
[2]   农杆菌介导籼稻明恢86高效稳定转化体系的建立 [J].
苏军 ;
胡昌泉 ;
翟红利 ;
颜静宛 ;
陈在杰 ;
王锋 .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4) :209-213
[3]   aroA基因的克隆和优化 [J].
何鸣 ;
曾海燕 ;
徐培林 ;
叶长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76-79
[4]   作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进展 [J].
梁雪莲 ;
王引斌 ;
卫建强 ;
缑建芳 .
生物技术通报, 2001, (02) :17-21
[5]   转抗菌肽B基因和bar基因籼稻植株的再生 [J].
王慧中 ;
华志华 ;
高振宇 ;
颜美仙 ;
钱前 ;
黄大年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2-5
[6]   草甘膦及其研究进展 [J].
任不凡 ;
雷崧僧 .
农药, 1998, (07) :3-5
[7]   利用基因枪法获得可遗传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植株 [J].
朱冰 ;
黄大年 ;
杨炜 ;
薛锐 ;
肖晗 ;
田文忠 ;
李良才 ;
戴顺洪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6)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