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

被引:13
作者
陶玉华 [1 ]
隆卫革 [1 ]
马麟英 [1 ]
曹书阁 [1 ]
向达永 [2 ]
郭耆 [2 ]
机构
[1]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 广西区沙塘林场
关键词
马尾松; 杉木; 桉树; 含碳率; 碳储量;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1.22.068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广西柳州市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含碳率变化幅度为40.06%~47.71%,枯落物含碳率为35.81%~44.71%。0~60 cm土层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32%~1.26%,0~20 cm土层含碳率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桉树。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80.7、124.8、68.5 t/hm2,马尾松和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乔木碳储量分别为122.54、54.8、32.29 t/hm2,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67.8%、43.91%、49.01%。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下植被碳储量表现为马尾松>桉树>杉木。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枯落物碳储量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3.21%、3.73%、5.11%。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分别为54.06、67.33、41.22 t/hm2,0~20 cm土层碳储量成为土壤的主体,马尾松0~20 cm土层碳储量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48.6%,杉木占44.7%,桉树为41.37%。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长规律及其分配模式 [J].
张仕光 ;
刘建 ;
黄开勇 ;
梁瑞龙 ;
蓝肖 .
广西林业科学, 2010, 39 (04) :189-192+219
[2]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效益分析 [J].
张骏 ;
葛滢 ;
江波 ;
常杰 ;
袁位高 ;
朱锦茹 ;
戚连忠 .
林业科学, 2010, 46 (06) :22-26
[3]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J].
王兵 ;
魏文俊 ;
李少宁 ;
郭浩 ;
白秀兰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93-98
[4]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J].
康冰 ;
刘世荣 ;
张广军 ;
常建国 ;
温远光 ;
马姜明 ;
郝文芳 .
生态学报, 2006, (05) :1320-1329
[5]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J].
张林 ;
黄永 ;
罗天祥 ;
戴强 ;
邓坤枚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2) :170-178
[6]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陈婷 ;
温远光 ;
孙永萍 ;
梁宏温 .
广西林业科学, 2005, (01) :8-12
[7]   广西黄冕林场次生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 [J].
张林 ;
罗天祥 ;
邓坤枚 ;
戴强 ;
黄永 ;
蒋正富 ;
陶明友 ;
曾开益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029-2033
[8]   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 [J].
田大伦 ;
方晰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2) :1-5
[9]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与碳素动态 [J].
方晰 ;
田大伦 ;
胥灿辉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11-15
[10]   广西马尾松林分类、分布和演替的研究 [J].
王献溥 ;
蒋高明 .
植物研究, 2002, (02) :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