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张一平
窦军霞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孙晓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太阳辐射; 百分率; 热带季节雨林; 林冠; 西双版纳;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S718.51 [森林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利用西双版纳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冠层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得出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年日总辐射为13.75MJm2,各辐射分量占年总辐射的百分率为净辐射59.98%、有效辐射28.68%、反射辐射11.34%、透射辐射7.13%.因季节间气候特征的差异,使得雾凉季林冠上的太阳辐射时间变率较小,而雨季的较大;干热季则受林冠集中换叶的影响,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变化较为特殊.在热带季节雨林,透射辐射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度,特别是干热季时数值较高;一天中,透射辐射数值在中午较高,并且干热季时存在“突跃现象”,其12:00的透射百分率可达49.9%.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呈现单峰的时间变化趋势,而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呈现双峰双谷的时间变化,使得林冠上的有效辐射均为正值.从年平均状态来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均是作为热源向外放热,呈现加热近旁空气的热力效应.由林冠放出的向上的长波辐射,虽然在不同月份和季节间数值有所差异,但都具有较好的日变化规律;但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则受大气状况的影响,不仅在不同月份和各季节间数值不同,在不同季节其时间变化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引起林冠上的有效辐射值随月份的改变而不同,且在不同季节的时间变化也呈现较大差异.年反射率的时间变化除与通常出现的早、晚高的状况之外,在昼间还出现上午高、下午低的变化趋势;年透射率的时间变化则表现出中午数值最大,上午、下午数值较小的变化趋势.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各分量数值、百分率及长波辐射、反射率与透射率变化趋势,与西双版纳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由此导致的森林群落林相的变化等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热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J].
张一平 ;
赵双菊 ;
窦军霞 ;
刘玉洪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4) :1-7
[2]   热带季节雨林林窗辐射特征研究 [J].
张一平 ;
窦军霞 ;
刘玉洪 ;
马友鑫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06) :929-934
[3]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反射率特征 [J].
关德新 ;
金明淑 ;
徐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544-1546
[4]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热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 [J].
高西宁 ;
陶向新 ;
关德新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5) :331-334
[5]   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热力特征初探 [J].
张一平 ;
马友鑫 ;
刘玉洪 ;
窦军霞 ;
郭萍 ;
王进欣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6) :22-26
[6]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太阳辐射分光谱特征 [J].
金昌杰 ;
关德新 ;
朱廷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20-22
[7]   西双版纳季节雨林与橡胶多层林凋落物动态的比较研究 [J].
任泳红 ;
曹敏 ;
唐建维 ;
唐勇 ;
张建侯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5) :418-425
[8]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放叶过程中的辐射特征 [J].
刘志刚 ;
马钦彦 ;
潘向丽 ;
谢征鸣 .
生态学报, 1997, (05) :69-74
[9]   鹤山人工林的辐射能环境研究 [J].
任海 ;
彭少麟 ;
不详 .
生态科学 , 1997, (01) :24-31
[10]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 [J].
任海,彭少麟,张祝平,张文其 .
生态学报, 199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