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滩砂沉积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7
作者
王升兰 [1 ]
姜在兴 [2 ]
邱隆伟 [3 ]
刘晖 [4 ]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关键词
滩砂; 坝砂; 现代沉积; 相序; 滩坝油藏; 峡山水库;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4.01.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薄互层滩坝油藏具有近油源、储集性能较好和生储盖组合配置较为完善等有利的油气富集条件,逐渐成为中国东部油区的重点勘探领域;但与其他沉积体系相比,对滩坝沉积体系的研究程度尚欠深入。为此,以峡山水库现代滩砂沉积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成、沉积构造、粒度特征、沉积单元划分以及沉积序列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滩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和粉砂为主,分选较好,呈席状分布于水库滨岸地带,发育层理、波痕、生物潜穴、贝壳碎片和植物碎屑等沉积构造,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包括两段式、两跳一悬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3种类型;其沉积单元可划分为滩后席状砂、滩脊和滩脊间,在垂向上沉积序列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反旋回特征,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滨湖泥、滩脊间、滩脊以及滩后席状砂,且风向、风力和地貌是控制研究区滩砂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现代滩砂沉积特征及形成控制因素的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沉积盆地中物性较差的滩砂砂体和物性较好的坝砂砂体,并预测其分布,对于提高滩坝油藏的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111 +111-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车西洼陷沙二段滩坝砂体粒度特征及其水动力学意义 [J].
路慎强 ;
王健 ;
操应长 ;
谭明友 ;
张营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3) :26-29+112
[2]   沾化凹陷馆上段湖相沉积砂体特征 [J].
宁士华 ;
肖斐 ;
束宁凯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2) :45-47+114
[3]   峡山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保护措施 [J].
朱琳琳 ;
毕钦祥 ;
谭好臣 ;
冷维亮 .
治淮, 2011, (12) :81-82
[4]   古地貌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为例 [J].
王延章 ;
宋国奇 ;
王新征 ;
陈建平 ;
肖淑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4) :13-16+111
[5]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特征及有效性 [J].
王健 ;
操应长 ;
刘惠民 ;
贾光华 ;
王天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4) :21-24+34+112
[6]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纪友亮 ;
蒙启安 ;
单敬福 ;
张革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3) :260-265
[7]   博兴油田滩坝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垂向砂体展布特征 [J].
郭建卿 ;
林承焰 ;
董春梅 .
特种油气藏, 2011, 18 (03) :20-23+135
[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J].
杨勇 ;
陈世悦 ;
王桂萍 ;
孟宪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3) :5-9+111
[9]   薄互层滩坝砂体的定量预测——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Es4~上)为例 [J].
李国斌 ;
姜在兴 ;
王升兰 ;
周浩玮 ;
王天奇 ;
张亚军 .
中国地质, 2010, 37 (06) :1659-1671
[10]   山东峡山湖滩砂的现代沉积特征研究 [J].
邱隆伟 ;
周军良 ;
王新征 ;
蔡宏兴 ;
张振哲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0, 29 (02) :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