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杨勇 [1 ]
陈世悦 [1 ]
王桂萍 [2 ]
孟宪波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3]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关键词
古近系; 扇三角洲; 沉积演化;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3.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车排子地区发生沉降,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差异沉积明显。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物源供给和古气候的控制,古近纪紫泥泉子组沉积时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安集海河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增大,物源主要来自北方,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向北缩进,研究区南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地层发育受沉积特征的控制,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勘探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111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安定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微相 [J].
郭兰 ;
丁超 ;
闫继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3) :11-14+113
[2]   车排子地区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砂机制 [J].
邢凤存 ;
陆永潮 ;
刘传虎 ;
向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78-83+106
[3]   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 [J].
王国光 ;
王艳忠 ;
操应长 ;
王淑萍 ;
宋玉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30-32+107
[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排2井油源分析.[J].由伟丰;孟闲龙;.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 01
[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排2井油源分析.[J].由伟丰;孟闲龙;.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 01
[6]   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冯建伟 ;
杨少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1-16+5
[7]   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规律 [J].
何登发 ;
陈新发 ;
张义杰 ;
况军 ;
石昕 ;
张立平 .
石油学报, 2004, (03) :1-10
[8]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J].
袁静 ;
杜玉民 ;
李云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03-106
[9]   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J].
张义杰 ;
柳广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36-39
[10]  
油区岩相古地理.[M].赵澄林等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