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燕 [1 ]
王捷 [1 ,2 ]
张宏伟 [2 ]
吴云 [3 ]
机构
[1]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3]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混凝; 膜过滤; 微污染原水; 膜污染; 膜清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利用混凝-微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对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及膜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在考察混凝最佳工况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联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为混合溶液的pH值及混凝剂的投加量,而混凝时间对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混凝-微滤联用的试验表明:二者组合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在过滤方式上,直接过滤混凝原液在膜污染的控制上效果优于过滤混凝上清液;通过对两种混凝剂在联用工艺中的处理效果和减缓膜污染能力的比较发现,氯化铁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要远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而聚合氯化铝延缓膜污染能力较强.通过评价清洗后通量恢复水平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污染中70%~80%由泥饼层引起,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比例约占20%~25%,无机污染物仅占5%~8%,因此使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适时地采用物理清洗即可达到较理想的膜清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J].
董秉直 ;
陈艳 ;
高乃云 ;
范瑾初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643-1646+1667
[2]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宁海丽 ;
朱琨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2) :98-100
[3]   混凝处理防止膜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J].
董秉直 ;
夏丽华 ;
陈艳 ;
高乃云 ;
范瑾初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530-534
[4]   混凝对膜污染的防止作用 [J].
董秉直 ;
陈艳 ;
高乃云 ;
邓慧萍 ;
范瑾初 .
环境科学, 2005, (01) :90-93
[5]   SMBR在次临界通量下的运行特性 [J].
魏春海 ;
黄霞 ;
赵曙光 ;
文湘华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11) :10-13
[6]   硫酸铝混凝条件的变化对膜分离特性的影响附视频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李伟英 ;
范瑾初 .
膜科学与技术, 2003, (06) :4-7
[7]   混凝对膜过滤的影响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管晓涛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2) :34-36
[8]   最佳混凝投加量和pH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范瑾初 .
工业水处理, 2002, (06) :29-31
[9]   UF膜与混凝粉末活性炭联用处理微污染原水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
环境科学, 2001, (01) :37-40
[10]   膜技术应用于净水处理的研究和现状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范瑾初 .
给水排水, 1999, (01) :3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