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断裂带炉霍7.9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明辉
王东辉
高延超
白永健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炉霍7.9级地震; 地震滑坡; 地质灾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局部具挤压性质,具有规模大、活动性强、地震频度高、强度大且往复迁移等特点。鲜水河断裂带发生的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尤其是1973年炉霍7.9级地震。在基于前人资料之上,结合现场调查,对炉霍7.9级地震诱发滑坡的类型、规模、分布规律、运动特征,地震滑坡与地层岩性、地形坡度的敏感性以及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今后该地区地震滑坡灾害的防治减灾提供必要的的借鉴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地震滑坡研究回顾与展望 [J].
李为乐 ;
伍霁 ;
吕宝雄 .
灾害学, 2011, 26 (03) :103-108
[2]   青海玉树7.1级地震震害特点分析及启示 [J].
秦松涛 ;
李智敏 ;
谭明 ;
胡伟华 ;
侯建盛 ;
夏玉胜 .
灾害学, 2010, 25 (03) :65-70
[3]   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J].
郑通彦 ;
李洋 ;
侯建盛 ;
米宏亮 .
灾害学, 2010, 25 (02) :112-118
[4]   鲜水河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性研究进展综述 [J].
熊探宇 ;
姚鑫 ;
张永双 .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 (02) :176-188
[5]   青海玉树M7.1级地震地质灾害主要特征 [J].
殷跃平 ;
张永双 ;
马寅生 ;
胡道功 ;
张作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3) :289-296
[6]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19-28
[7]   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J].
李忠生 .
灾害学, 2003, (04) :65-71
[8]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近代地震与未来地震趋势估计 [J].
周荣军 ;
闻学泽 ;
蔡长星 ;
马声浩 .
地震地质, 1997, (02) :20-29
[9]   我国历史地震时滑坡崩塌的发育及分布特征 [J].
孙崇绍 ;
蔡红卫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01) :27-32
[10]   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滑坡堵江事件及其环境效应 [J].
柴贺军,刘汉超,张倬元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5, (01)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