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55
作者
李春华 [1 ]
叶春 [1 ]
赵晓峰 [1 ]
王秋光 [1 ,2 ]
陈小刚 [1 ]
孔祥龙 [1 ]
卢少勇 [1 ]
徐东炯 [3 ]
陈桥 [3 ]
机构
[1] 湖泊工程技术中心,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东北林业大学
[3]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湖滨带;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水生态;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根据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特点,运用综合健康指数法建立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其中准则层由湖滨带水质状况、底泥状况、植被状况、其它生物状况(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岸带物理状况5项组成,指标层由总氮、总磷、溶解氧、挺水植物覆盖率等15项指标构成。采用专家打分法、熵值法分别确定了准则层、指标层的权重系数。对太湖湖滨带33个点位进行了采样分析,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应用到所建立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结果显示33个点位中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疾病"、"严重疾病"的分别占0%、24.2%、21.2%、51.5%及3.0%,也即超过一半的点位处于"疾病"状态。只有东太湖刚刚超过"健康"分数的下限,东部沿岸、贡湖、南部沿岸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梅梁湾、竺山湾、西部沿岸属于"疾病"状态,且竺山湾的生态健康状态最差。该评价结果与太湖湖滨带各分区的实际调查情况相符合,评价方法可靠性、可行性较强,可为其它湖泊湖滨带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参照。
引用
收藏
页码:3806 / 38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太湖部分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估 [J].
李玉斌 ;
刘征涛 ;
冯流 ;
周俊丽 .
环境化学, 2011, 30 (10) :1769-1774
[2]   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J].
张光生 ;
谢锋 ;
梁小虎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24) :334-337
[3]   基于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的太湖湖滨带水生态系统研究 [J].
戈锋 ;
叶春 ;
冯冠宇 ;
洪涛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0, 39 (06) :623-626
[4]   生物监测中叶绿素a浓度与藻类密度的关联性研究 [J].
于海燕 ;
周斌 ;
胡尊英 ;
马勇 ;
晁爱敏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6) :40-43
[5]   温榆河生态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J].
尤洋 ;
许志兰 ;
王培京 ;
申颖洁 ;
廖日红 ;
刘操 ;
顾华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 20 (03) :19-24
[6]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王潜 ;
李海涛 ;
梁涛 ;
顾晨洁 ;
王佰梅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5) :2226-2228+2288
[7]   五里湖湖滨带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灰色聚类法评价 [J].
郑焕春 ;
张光生 ;
成小英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4) :403-407
[8]   太湖水质评价中底栖动物综合生物指数的筛选及生物基准的确立 [J].
马陶武 ;
黄清辉 ;
王海 ;
王子健 ;
王春霞 ;
黄圣彪 .
生态学报, 2008, (03) :1192-1200
[9]   五里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谢锋 ;
张光生 ;
成小英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506-509
[10]   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胡志新 ;
胡维平 ;
谷孝鸿 ;
陈宇炜 ;
季江 .
湖泊科学, 2005, (03) :25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