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湖湖滨带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灰色聚类法评价

被引:5
作者
郑焕春
张光生
成小英
机构
[1]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水体富营养化; 灰类; 多元线性回归; 五里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监测五里湖湖滨带水体2007年全年的水质状况,将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定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NH4+-N)四项指标作为聚类指标,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分为4个级别作为4个灰类,将指标监测数据和灰类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通过灰色聚类法对五里湖水体春、夏、秋、冬4季及年均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一年内,五里湖湖滨带水体都处于富营养(III)级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揭示了五里湖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为今后五里湖环境保护和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J].
王旭晨 ;
王丽卿 ;
彭自然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04) :497-502
[2]   太湖五里湖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大型围隔试验 [J].
陈开宁 ;
包先明 ;
史龙新 ;
陈伟民 ;
兰策介 ;
许海 ;
胡洪云 .
湖泊科学, 2006, (02) :139-149
[3]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赵光影 ;
华德尊 .
北方环境, 2005, (02) :84-86
[4]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J].
秦伯强 ;
高光 ;
胡维平 ;
吴庆龙 ;
胡春华 ;
刘正文 ;
谷孝鸿 ;
朱广伟 ;
陈非洲 .
湖泊科学, 2005, (01) :9-16
[5]   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J].
李炳南 ;
张文鸽 .
东北水利水电, 2004, (09) :51-53+64
[6]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7]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J].
叶宗裕 .
浙江统计, 2003, (04) :25-26
[8]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J].
谢骏 .
水利渔业, 1997, (04) :9-12
[9]   灰色聚类法在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J].
杨红 .
渔业机械仪器, 1995, (06) :36-39
[10]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J].
兰文辉 .
干旱环境监测, 1995, (03) :147-15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