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用地重要性及其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44
作者
周朕 [1 ]
蒙吉军 [1 ]
齐杨 [2 ]
彭福利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服务功能; 最小生态用地; 格局优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601.030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用地因提供了比其他用地更多、更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依据,也成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对生态用地的内涵、分类、识别及规划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用地是以发挥生态功能或生态效应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非生产性、非建设性、以发挥生态功能、稳定区域生态平衡为主等特点;(2)生态用地重要性识别应该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生态脆弱性等方面来衡量,基于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关键生态过程的最小生态用地核算是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底线,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协同优化是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的关键;(3)在多尺度视角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用地重要性识别、基于情景分析的生态用地动态模拟、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实施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基于改进型生态足迹模型的北京市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D].王洪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01
[2]  
基于多智能体的生态用地格局演化研究.[D].王东.广州大学.2012, 03
[3]  
基于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生态用地演变研究.[D].黄秀兰.中南大学.2008, 01
[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天津市最小生态用地探索.[A].张良;赵树明;李洪远;吴璇;孟伟庆;.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5]   A HIERARCHICAL APPROACH TO ECOSYSTEM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J].
KLIJN, F ;
DEHAES, HAU .
LANDSCAPE ECOLOGY, 1994, 9 (02) :89-104
[6]   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与管理对策 [J].
欧阳志云 ;
李小马 ;
徐卫华 ;
李煜珊 ;
郑华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15, 35 (11) :3778-3787
[7]   中国生态用地研究:内涵、分类与时空格局 [J].
喻锋 ;
李晓波 ;
张丽君 ;
徐卫华 ;
符蓉 ;
王宏 .
生态学报, 2015, 35 (14) :4931-4943
[8]   大都市生态用地分类管控体系的构建——以上海为例 [J].
马涛 ;
王菲 ;
朱蕾 ;
周甬涛 .
中国发展, 2014, 14 (04) :76-80
[9]   我国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陶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4) :126-130+167
[10]   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构建 [J].
周锐 ;
王新军 ;
苏海龙 ;
娄翼来 .
生态学报, 2015, 35 (06) :200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