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升平油田升132井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10
作者:
朱建伟
刘招君
董清水
何玉平
黄湘通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来源: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沉积微相;
聚类分析;
剩余油;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01.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升平油田具有典型的陆相多油层储层特征,其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的葡一组,地层平均厚度约50m,分为11个含油小层。储油层具有砂体薄、连通性差、开发效果较差等特点,可能存在有剩余油。为进一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展了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工作。岩性、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本区主要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和河道间4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本区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并在本区划分出A、B、C、D、E5类储层流动单元,其中A类是最好的储层流动单元,B类是次好的储层流动单元,E类是无效储层。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空间分布的对比说明,前者好于后者,且有利于发现剩余油。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