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及其褶皱带的构造模式附视频

被引:1
作者
张朝文
机构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印度板块;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构造模式; 褶皱带; 地槽带; 构造带; 板块俯冲; 特提斯海; 古地中海; 蛇绿岩套; 喜马拉雅地区; 混杂堆积; 混杂岩; 蛇绿岩带; 断裂带; 断层带; 仰冲板块; 岩浆岩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一条巨大的最后封闭特提斯海的地缝合线,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地质学者的承认。但是关于它所代表的板块俯冲带的倾斜方向及其褶皱带的发展、演化的构造模式,却众说不一,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笔者仅就现有资料,谈谈自己一点看法,供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的特征和演化 [J].
涂光炽 ;
张玉泉 ;
赵振华 ;
王中刚 .
地球化学, 1981, (01) :1-7
[2]   西藏高原古地磁及大陆漂移 [J].
朱志文 ;
朱湘元 ;
张一鸣 .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1) :40-49
[3]   我国西藏首次发现席状岩墙群 [J].
吴浩若 ;
张旗 ;
周云生 ;
李达周 .
地质科学, 1981, (01) :96-96
[4]   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外来岩块及其成因的讨论 [J].
郑锡澜 .
地震地质, 1980, (03) :1-9+81
[5]   喜马拉雅板块活动证据兼论青藏高原形成模式 [J].
潘裕生 ;
汪一鹏 ;
常承法 .
地震地质, 1980, (02) :1-10+81
[6]   青藏高原震源分布与板块运动 [J].
环文林 ;
汪素云 ;
时振梁 ;
鄢家全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69-280
[7]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 [J].
滕吉文 ;
王绍舟 ;
姚振兴 ;
徐振武 ;
朱志文 ;
杨秉平 ;
周文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54-268
[8]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新观察资料 [J].
常承法 .
地震地质, 1980, (01) :18-89
[9]   在西藏白朗发现蛇绿混杂岩 [J].
潘裕生 .
地震地质, 1980, (01) :48-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