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水分和茶多酚总量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11
作者
罗文文
张月玲
龚淑英
顾志雷
机构
[1]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绿茶; 水分; 茶多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定标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51 [];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本文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绿茶为材料,通过比较多种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绿茶中水分和茶多酚总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水分模型以9点卷积平滑(SG9)结合一阶导,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验证集的标准差SEE/SEP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86、0.9940、0.1685、0.9925;茶多酚模型以一阶导结合单位长度归一化(Nle),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验证集的标准差SEE/SEP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1.086、0.8946、1.093、0.8344。同时以水分为例比较了原始光谱建模和平均光谱建模的效果差异,认为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模型更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多酚中总儿茶素含量 [J].
陈华才 ;
吕进 ;
俸春红 ;
芦永军 ;
陈星旦 .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5, (01) :19-22
[2]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J].
孙耀国 ;
林敏 ;
吕进 ;
徐立恒 .
光谱实验室, 2004, (05) :940-943
[3]   近红外光谱建模异常样品剔除准则与方法 [J].
祝诗平 ;
王一鸣 ;
张小超 ;
吴静珠 .
农业机械学报, 2004, (04) :115-119
[4]   近红外稳健分析校正模型的建立(Ⅰ)——样品温度的影响 [J].
褚小立 ;
袁洪福 ;
王艳斌 ;
陆婉珍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06) :666-671
[5]   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在植物育种与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J].
吴建国 ;
石春海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1) :68-72
[6]   近红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陈卫军 ;
魏益民 ;
欧阳韶晖 ;
张国权 .
食品科技, 2001, (04)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