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海相性有孔虫群的特征及其代表的沉积环境

被引:21
作者
吴乃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弱海相性有孔虫群; 沉积环境; 古环境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第四纪内陆有孔虫化石群的出现及其存在问题,提出有没有非海相有孔虫以及第四纪内陆有孔虫化石群是否都与海水入侵有关等问题。作者从我国现代海岸带有孔虫群调查着手,结合国外资料,说明弱海相性有孔虫群的分布及特征,分析我国第四纪内陆有孔虫化石群的生态环境,指出弱海相性有孔虫群具有一定的指相意义,是一类非正常的海相有孔虫群,不仅存在于海岸带,也可出现在内陆环境,出现有孔虫群不一定证明有海水入侵,只要有适宜的水化学条件也可出现。推论第四纪内陆有孔虫群有的与海水有关,有的可能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盆地盐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曾学鲁 ;
陈克造 ;
王蓓 ;
李瑜 .
石油学报, 1992, (02) :252-257+271
[2]   中国东部海岸带现代有孔虫碳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吴乃琴 .
第四纪研究, 1990, (04) :344-353
[3]   我国海岸带胶结壳有孔虫分布的控制因素 [J].
吴乃琴 ;
汪品先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12) :924-927
[4]   海河和蓟运河近海段有孔虫埋葬群及其古地理意义 [J].
李元芳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6, (03) :251-259
[5]   河口有孔虫的搬运作用及其古环境意义(Ⅰ)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卞云华 ;
成鑫荣 ;
朱晓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6, (02) :53-65
[6]   在山西发现中华美花介Sinocytheridea [J].
王强 ;
王景哲 .
地层学杂志, 1982, (03) :234-236
[7]   汾渭盆地新生代有孔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汪品先 ;
王乃文 ;
鲍金松 .
地质论评, 1982, (02) :93-100+193
[8]   四川盆地白垩纪半咸水有孔虫和介形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玉文 .
地质论评, 1979, (01) :2-9+87
[9]  
我国东部新生代几个盆地半咸水有孔虫化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 汪品先,闵秋宝,林景星,崔占堂.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75(02)
[10]   我国中部某盆地早第三纪半咸水有孔虫化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汪品先 ;
林景星 .
地质学报, 1974, (02) :1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