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叶绿素仪SPAD值筛选耐低氮水稻种质附视频

被引:42
作者
徐福荣
汤翠凤
余藤琼
严红梅
周海
李俊
蒋会兵
叶昌荣
戴陆园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3]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4]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昆明
[6] 昆明
[7] 景洪
关键词
SPAD; 耐低氮; 种质筛选;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低氮限制条件下,对低氮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SPAD值来很好地反映。本文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151余份国内外代表性种质为供体亲本、云南省育成的优质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形成的5500个株行为材料,在田间自然缺氮条件下,以水稻植株叶绿素计SPAD值作为耐低氮能力评价指标,以不同试验地点SPAD值的相对值为参考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Madhukar、UPR191-66为耐低氮基因型种质。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J].
朴钟泽 ;
韩龙植 ;
高熙宗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3) :44-49
[2]   氮肥高效利用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J].
罗志祥 ;
苏泽胜 ;
施伏芝 ;
阮新民 ;
朴钟泽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1) :66-67+116
[3]   用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估算水稻剑叶光合功能期的方法研究 [J].
曹树青 ;
陆巍 ;
翟虎渠 ;
盛生兰 ;
龚红兵 ;
杨图南 ;
张荣铣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4) :70-74
[4]   水稻叶绿素计诊断追氮法研究 [J].
吴良欢,陶勤南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27-30
[5]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氮素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的遗传背景 [J].
吴平,罗安程 .
遗传学报, 1996, (06) :43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