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异常裂后沉降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27
作者
崔涛
解习农
任建业
张成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构造沉降; 动力地貌; 异常沉降; 应变速率反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4 ;
摘要
为了理解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过程,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该区的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西北部为300~500m,中部和东南部为900~1200m,其异常裂后沉降明显呈现向东南和向海方向递大的趋势.地幔对流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20Ma以来南海北部边缘的动力地貌沉降量为300m,因此,莺歌海盆地裂后异常沉降在300m左右的地区可以用动力地貌沉降机理来解释,但是盆地中部和东南部的巨厚的异常沉降远大于动力地貌沉降量,它是自晚中新世以来盆缘断层的右旋走滑作用、裂后热回沉和动力地貌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强烈沉降机制的分析和模拟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3) :347-356
[2]   华南和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速度结构特征与沉积盆地成因 [J].
方念乔 ;
姚伯初 ;
万玲 ;
张振国 ;
李慧勇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147-154
[3]   岩石圈地幔结构及其对中国大型盆地的演化意义 [J].
宋晓东 ;
李思田 ;
李迎春 ;
郑斯华 ;
解习农 .
地球科学, 2004, (05) :531-538
[4]   莺歌海盆地周边区域构造演化 [J].
郭令智 ;
钟志洪 ;
王良书 ;
施央申 ;
李华 ;
刘绍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1) :1-12
[5]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 [J].
李思田 ;
林畅松 ;
张启明 ;
杨士恭 ;
吴培康 .
科学通报, 1998, (08) :797-810
[6]  
Lithospheric Stretching,Subsidence and Thermal History Modeling: Application to Yinggehai,Qiongdongnan and Songliao Basins in East China[J]. Lin ChangsongDepartment of Energy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Li Sitian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Zhang QiminWest Nanhai Oil Company, Zhanjiang 524000Zhang.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7(01)
[7]  
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思田等编著, 2004
[8]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
[9]   Origin of anomalous subsidence along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ynamic topography [J].
Xie, Xinong ;
Muller, R. Dietmar ;
Li, Sitian ;
Gong, Zaisheng ;
Steinberger, Bernhard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6, 23 (07) :745-765
[10]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dynamic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Yinggehai basin, NW South China Sea[J] . Zhen Sun,Di Zhou,Zhihong Zhong,Zuoxun Zeng,Shimin Wu.Tectonophysic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