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和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速度结构特征与沉积盆地成因

被引:22
作者
方念乔 [1 ]
姚伯初 [2 ]
万玲 [2 ]
张振国 [1 ]
李慧勇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大陆边缘; 岩石圈; 速度结构; 异常低速带;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近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华南和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及下伏的软流层中存在规模宏大的低速异常带,它们在研究区新生代演化历史中曾发挥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岩石圈底面及内部的巨型NW向异常低速带表明中生代末至新生代早期的神狐运动不仅在华南与南海北部陆缘产生NE向张裂构造体系并催生出内陆-陆架-陆坡沉积盆地,还导致南海海盆的早期扩张.软流层NNW向的异常低速带则反映岩石圈SSE向的蠕动直接导致南海中央海盆的海底扩张及陆缘地区的持续裂解.研究区深部速度结构特征是历史动力过程所残留的痕迹,华南陆缘和南海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岩石圈及软流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J].
蔡学林 ;
朱介寿 ;
曹家敏 ;
阳正熙 ;
刘顺 ;
郑圻森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3) :25-34
[2]   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J].
姚伯初 ;
万玲 ;
吴能友 .
地质通报, 2005, (01) :1-8
[3]   中国及邻近陆域海域地球内部三维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J].
朱介寿 ;
曹家敏 ;
蔡学林 ;
严忠琼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497-503
[4]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J].
代一丁 ;
庞雄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3) :27-31
[5]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J].
姚伯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 (02) :2-6+8+10+12-17
[6]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J].
王鸿祯 .
地学前缘, 1997, (Z2) :5-8+10-12+14-16
[7]  
地震层析:盆地动力学研究的有效手段[J]. 程日辉,杜旭东,王东坡.世界地质. 1995(02)
[8]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 [J].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1)
[9]  
The future of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Report of a workshop .2 Detrick,R,Dixon,J,Fariey,K.et al. . 1996
[10]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atlas of South China Sea .2 Li,T.G. Guangdong Atlas PublishingHouse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