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铀矿地质勘查主要成果及“十一五”的总体思路

被引:12
作者
张金带
李友良
简晓飞
彭新建
姜德英
机构
[1]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关键词
铀矿勘查; 部署; 进展; 成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核电发展目标的明确,铀资源不断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5年来,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的铀矿勘查、区域预测评价及铀成矿理论和勘查方法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和重要的成果。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理论和方法技术的提升,大大提高了铀资源勘查效率,促进了我国铀矿勘查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还简要阐述了“十一五”铀矿地质勘查部署的总体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南热点铀成矿作用 [J].
李子颖 .
铀矿地质, 2006, (02) :65-69+82
[2]   迎接铀矿找矿新高潮——华南二轮找矿势在必行 [J].
杜乐天 .
铀矿地质, 2005, (03) :146-151
[3]   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J].
张金带 ;
徐高中 ;
陈安平 ;
王成 .
铀矿地质, 2005, (03) :139-145
[4]   主砂体及其构造改造样式的盆地产铀远景评价判据 [J].
陈祖伊 ;
郭庆银 ;
刘红旭 .
铀矿地质, 2005, (03) :152-160
[5]   华南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J].
陈培荣 .
铀矿地质, 2004, (05) :266-270
[6]   下庄铀矿田早期高温成矿作用及其意义 [J].
胡宝群 ;
白丽红 ;
徐达忠 .
铀矿地质, 2001, (05) :280-284
[7]   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思路(Ⅰ) [J].
余达淦 .
铀矿地质, 2001, (05) :257-265
[8]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盲矿识别模式 [J].
秦明宽 ;
赵瑞全 ;
王正邦 .
铀矿地质, 1999, (0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