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被引:3
作者
刘畅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 社会和谐; “十二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抑制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是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覆盖面窄,历史欠账负担沉重,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等。"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注重: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建立社会保险卡,提升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发展补充保险,减轻政府偿债压力;提升社保基金"入市"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J].
孙文基 ;
李建强 .
统计与决策, 2011, (02) :112-115
[2]   实现全民享有社会保障的体制困境及出路 [J].
董磷茜 ;
张再生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10) :25-29
[3]   论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七大关系——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 [J].
申曙光 ;
孙健 .
学习与探索, 2009, (04) :35-39
[4]   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 [J].
彭宅文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9, (02) :12-17
[5]   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 [J].
郑功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3 (02) :2-11
[6]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责任划分与支出分配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安秀梅, 2007
[7]  
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庹国柱,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