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病理模型探索(三)——模拟阴虚火旺复制慢性血瘀模型

被引:23
作者
马治中
杨明
和岚
毛腾敏
李顺成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室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血瘀; 阴虚火旺; 氟氢可的松; 肾上腺素; 血液流变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医理论认为阴虚内热可致血瘀。有报道皮质醇增多与阴虚有关,儿茶酚胺增多与火旺有关。故以氟氢可的松(F)和肾上腺素(A)使大鼠处于阴虚火旺状态。发现FA、F、A组之体外血栓皆明显增长增重,FA组更显著。FA、A组之RBC变形能力降低、RBC压积(HCT)增高,A组较轻。FA及F组之RBC电泳皆减慢。故F+A可作为复制慢性血瘀模型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
    戴豪良
    陈泽霖
    宋庆礼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01) : 7 - 9+3
  • [2] 中药复方对小白鼠氢化考的松模型肝组织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右归丸及补中益气丸等的研究
    施玉华
    马正立
    汪丽亚
    施九皋
    蒋丽华
    陈计
    姜明
    杨美玲
    李家琪
    [J]. 中医杂志, 1983, (05) : 62 - 65+81
  • [3] 阴虚火旺患者尿中肌酐、尿素及儿茶酚胺排泄量的观察
    毛良
    赵伟康
    万叔援
    周治平
    夏少农
    [J]. 中医杂志, 1981, (10) : 35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