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感染禾谷镰刀菌后PAL、POD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变化

被引:13
作者
李亚玲
龙书生
郭军战
张宇宏
李强
王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育部植保资源与害虫管理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抗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和过氧化物酶活与玉米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关系,探讨玉米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病机制及其在玉米抗病性鉴定中的利用,用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对抗病品种陕单931和感病品种西农11号在抽雄初期进行接种,并于接种后测定茎秆髓部组织内的PAL、POD活性变化以及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植株受镰刀菌侵染后,抗病品种的PAL酶活上升快,活性强,且形成两个活性高峰,高活性时间持续长;感病品种PAL酶活上升慢,活性相对较弱,且只形成一个峰,高活性持续时间短。抗病品种POD酶活峰值高,感病品种峰值低;抗病品种高酶活持续的时间长,感病品种高酶活持续的短。POD同工酶谱研究表明,抗、感品种POD同工酶带都有增多。抗病品种增5条,感病品种新增2条。PAL活性变化、POD活性变化及同工酶谱酶活变化与其对茎腐病的抗性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抗病育种的生理生化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926 / 19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感染肿囊腐霉后几种酶活性和同工酶谱带的变化 [J].
胡剑 ;
王国英 ;
张晓红 ;
赵君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4) :341-344
[2]   我国玉米穗、茎腐病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陈捷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393-401
[3]   玉米抗茎腐病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功酶的关系 [J].
吴纯仁 ;
王铨茂 .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06) :14-16
[4]   植物苯丙烷类代谢的生理意义及其调控 [J].
欧阳光察 ;
薛应龙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3) :9-16
[5]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关系 [J].
张江涛 ;
段光明 ;
于泽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6) :34-37
[6]   植物苯丙酸类代谢与小麦对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J].
杨家书 ;
吴畏 ;
吴友三 ;
薛应龙 .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03) :43-48
[7]   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J].
杨家书 ;
李舜芳 ;
吴畏 ;
曹淡君 ;
吴友三 ;
薛应龙 .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04) :45-50
[8]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Ⅳ、水稻幼苗中PAL活性的动态变化 [J].
薛应龙 ;
欧阳光察 ;
澳绍根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3) :301-306
[9]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Ⅰ.植物激素对甘薯块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变化及其伴随性的影响 [J].
王敬文 ;
薛应龙 .
植物生理学报, 1981, (04) :37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