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损肾络”与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的相关性

被引:32
作者
麻丽娜
孙新宇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毒损肾络”; 糖尿病肾病; 炎症机制;
D O 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5.04.167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由于消渴病日久,耗气伤阴,病情迁延,阴损及阳,渐致痰、郁、湿、热等病理产物瘀阻血脉,津血交换受阻,废物积聚日久成毒,毒(糖毒、脂毒)随邪生入络,伏藏不去。病变涉及全身脏腑和经络,故毒邪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终,尤以"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现代医学认为,DN发病的过程中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继而加重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也出现临床水肿、蛋白尿、血栓等表现。这与中医消渴病的"毒损肾络"病理变化相似。瘀阻血脉实质上就是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本表现,也就是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 [J].
王檀 ;
南征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06) :945-946
[2]   “毒损肾络”对糖尿病肾病形成的病理机制 [J].
金明柱 ;
李敬林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 (11) :2407-2410
[3]   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 [J].
刘舟 ;
刘华东 ;
张卫华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4 (05) :9-10+18
[4]   糖尿病肾病的炎症机制和防治 [J].
汪年松 ;
王锋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 11 (02) :98-101
[5]   南征教授“毒损肾络”理论学说探析及临床运用 [J].
于敏 ;
张波 ;
史耀勋 ;
南征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 (02) :243-246
[6]   中医论毒 [J].
常富业 ;
王永炎 ;
张允岭 ;
高颖 .
环球中医药, 2009, 2 (02) :115-117
[7]   毒损肾络所致消渴肾病机理浅说 [J].
南征 .
吉林中医药, 2007, (01) :8-10
[8]   “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 [J].
吴以岭 .
中医杂志, 2007, (01) :5-8
[9]   论内毒损伤络脉病因与发病学说的意义 [J].
张允岭 ;
常富业 ;
王永炎 ;
杨宝琴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8) :514-516
[10]  
脉络论[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吴以岭,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