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损肾络”对糖尿病肾病形成的病理机制

被引:16
作者
金明柱
李敬林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毒邪; 络病:糖尿病肾病; 毒损肾络;
D O I
10.13193/j.archtcm.2011.11.33.jinmzh.011
中图分类号
R259.872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典型的微血管病变,主要临床病理特点是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小球滤过率(GER)的改变而先有出现蛋白尿,以后出现水肿,高血压,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毒邪和络病学说是目前中医学术方面两大研究焦点,是多种慢性疑难病,难治病的共通病理机制,即毒邪致病的广泛性、病位的多层次性、以及作用的多维性特点与络脉分布的网络性、易滞易瘀的病理性特点相似。因此,毒损络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和组织损伤并在糖尿病肾病形成也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和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2407 / 24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医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思路探讨 [J].
吴以岭 ;
贾振华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7, (07) :748-752
[2]   试论中医“治未病”及“络病”理论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J].
仝小林 ;
赵昱 ;
毕桂芝 ;
陈良 ;
李洪皎 ;
董柳 .
中医杂志, 2007, (06) :485-486+494
[3]   毒损络脉诠释 [J].
常富业 ;
王永炎 ;
张允岭 ;
李辉 ;
李云 ;
袁英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11) :729-731
[4]   糖尿病大鼠肾脏PPARγmRNA表达及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干预研究 [J].
邓悦 ;
李才 ;
赵贤俊 ;
南征 .
中医药学刊, 2006, (09) :1629-1631
[5]   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 [J].
王永炎 ;
常富业 ;
杨宝琴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3) :1-6
[6]   络病病机特点与病机变化 [J].
吴以岭 .
疑难病杂志, 2004, (05) :282-284
[7]   络脉络病与病络 [J].
王永炎 ;
杨宝琴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4) :1-2
[8]   络病的治法和用药特点(英文) [J].
于向东 ;
崔军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9) :1456-1457
[9]   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与功能(续) [J].
舒崇湘 .
西南国防医药, 2001, (03) :220-223
[10]   络病理论探微 [J].
雷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