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复合-联合成因机制

被引:72
作者
何治亮
彭守涛
张涛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复合-联合作用; 成因机制; 岩溶型储层;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塔河油田442口钻遇奥陶系井的岩溶型储层段的研究表明,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受到了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两期岩溶作用的改造,岩溶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低温大气水条件下,受控于构造(原型盆地、构造变形)、层序(结构、样式)、岩相(沉积相、成岩相)、流体(地表、地层、深源)和时间等5种因素,形成了储集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分带性明显的岩溶缝洞储集体。北带以大洞、大缝为主,中带为孔-洞-缝型,南带为局部有孔、洞的裂缝型储层。不同地区和层系主控因素各不相同。塔河北部地区在长期和多期的暴露过程中,发生了多期岩溶旋回的叠加,储层形成受控于以表生岩溶为主的单因素多期复合作用,形成了3套洞穴型储层;在上奥陶统覆盖较厚的南部地区,由于暴露时间短,岩溶作用相对较弱,有利储层的发育同时受古地形及暴露时间、高能相带、断裂裂缝分布和后期埋藏溶蚀等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所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塔河油田奥陶系海西早期、加里东中期岩溶对比研究
    李会军
    丁勇
    周新桂
    张林炎
    张文才
    [J]. 地质论评, 2010, 56 (03) : 415 - 427
  • [2] 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彭守涛
    何治亮
    丁勇
    张涛
    夏东领
    汲生珍
    云金表
    [J].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2) : 108 - 114
  •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漆立新
    云露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 1 - 12
  • [4] 碳酸盐岩中缝洞方解石成岩环境的矿物地球化学判识——以塔河油田的沙79井和沙85井为例
    钱一雄
    陈强路
    陈跃
    罗月明
    [J].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 1027 - 1032
  • [5]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颗粒石灰岩埋藏溶蚀作用
    郑和荣
    刘春燕
    吴茂炳
    王毅
    [J].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 9 - 15
  • [6] 塔里木盆地断裂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J]. 吕修祥,杨宁,周新源,杨海军,李建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 [7]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陈景山
    李忠
    王振宇
    谭秀成
    李凌
    马青
    [J]. 沉积学报, 2007, (06) : 858 - 868
  • [8] 塔河地区加里东中期古岩溶作用及分布模式
    张涛
    蔡希源
    [J]. 地质学报, 2007, (08) : 1125 - 1134
  • [9] 塔河大油田新领域的勘探实践
    翟晓先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 751 - 761
  • [10] 塔里木盆地北缘古岩溶充填物包裹体特征
    夏日元
    唐建生
    邹胜章
    梁彬
    [J]. 中国岩溶, 2006, (03) : 246 -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