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古近纪东营组物源方向研究

被引:16
作者
白云风 [1 ]
张兵 [2 ]
王华 [1 ]
刘军 [1 ]
廖远涛 [1 ]
曹飞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大港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黄骅坳陷; 东营组; 物源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东营组是黄骅坳陷的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之一。从ZTR指数、矿物的成分成熟度指数、岩屑组成以及砂体展布特征等方面对东营组的物源方向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区东营组存在4大物源区,即燕山褶皱带、沧县隆起、沙垒田凸起和埕宁隆起,这4个物源控制着当时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样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442 +4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板桥—歧北地区沙一下沉积物源及沉积体系的再认识 [J].
张文才 ;
赵颖 ;
李会军 ;
张新亮 .
河南石油, 2004, (01) :4-6+75
[2]   重矿物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和钟铧 ;
刘招君 ;
张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29-32
[3]   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与物源分析 [J].
陈纯芳 ;
郑浚茂 ;
王德发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55-62
[4]   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 [J].
李珍 ;
焦养泉 ;
刘春华 ;
郑红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3-5
[5]  
沉积岩实验室研究方法.[M].刘岫峰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
[6]  
沉积岩.[M].[美]佩蒂庄(F·J·Pettijohn) 著;李汉瑜等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