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王冠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三维生态足迹; 足迹深度; 焦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从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入手,以焦作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生态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2000~2014年焦作市生态赤字、生态足迹、足迹深度整体呈现倒"U"形,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和足迹深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5 hm2和1.969,生态环境虽然表现出好转的迹象,但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足迹深度一直大于1,转型过程中的消费需求已超过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能力,表明焦作市的转型发展是粗放型转型方式,建立在大量消耗存量资本的基础上,亟须制定提升生态可持续性的转型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资源型城市的再次转型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J].
谢正观 ;
孙永辉 .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01) :197-199+201
[2]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优化的自然资本利用国际比较 [J].
方恺 ;
高凯 ;
李焕承 .
地理研究, 2013, 32 (09) :1657-1667
[3]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生态足迹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J].
朱琳 ;
卞正富 ;
赵华 ;
余健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5) :78-84
[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J].
胡礼梅 .
资源与产业, 2011, 13 (06) :6-10
[5]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 [J].
赵景海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3) :86-91+106
[6]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7]  
Calculating national and glob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resolving conceptual challenges[J] . Mathis Wackernagel,Chad Monfreda,Niels B Schulz,Karl-Heinz Erb,Helmut Haberl,Fridolin Krausmann. Land Use Policy . 2003 (3)
[8]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s: Why cities cannot be sustainable—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 . William Ree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 199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