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经济行为有别于非独生子女吗?——来自实验室和田野实验的证据

被引:5
作者
何浩然
徐慧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独生子女; 风险偏好; 时间偏好; 合作; 侵占; 报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群体一直备受中国社会关注,并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进一步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对独生子女的偏见甚至歧视态度。但到底独生子女群体经济行为有何不同?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此研究甚少。Cameron等(2013)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是目前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经济偏好和行为的唯一经济学研究。本研究首先对Cameron等(2013)的研究方法及其对所发现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在该研究基础上,采用了与之不同的抽样方式,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系列实验,在控制性实验条件下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风险偏好、时间偏好、亲社会的合作行为以及反社会的侵占、报复行为,试图识别在多种行为上两类人群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研究通过比较同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效控制了因年龄差异而可能导致的系统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个人独立决策的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以及与其他博弈者策略互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一结果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多元检验中仍然一致。本研究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相关经济行为上的比较,以及如何认识了解独生子女群体提供了新的证据。对独生子女在劳动力市场的偏见需抱有谨慎态度。带着偏见面对劳动力市场上的独生子女会扭曲市场,并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正常公平的竞争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收入不平等对逆社会行为的影响:双重实验证据 [J].
何浩然 ;
王伟尧 ;
李实 .
世界经济, 2015, 38 (11) :53-70
[2]   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 [J].
王广州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1) :57-65+127
[4]   中国独生子女总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估计 [J].
王广州 .
人口研究, 2009, 33 (01) :10-16
[5]   一种独生子女数量间接估计方法 [J].
杨书章 ;
王广州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4) :58-64+96
[6]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 [J].
宋健 .
人口研究, 2005, (02) :16-24+96
[7]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J].
风笑天 .
江海学刊, 2002, (05) :90-99+207
[8]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 [J].
风笑天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6) :118-131+208
[9]   独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若干社会性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 [J].
景怀斌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 (06) :149-156
[10]   五至十一、二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交往的调查与比较 [J].
白乙拉 .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4) :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