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荚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被引:16
作者
杨阳
苍晶
王学东
崔琳
王兴
周子珊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 豆荚; 光合作用;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8.12.012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大豆东农42、东农163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豆荚和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在鼓粒始期R5、鼓粒期R6、生理成熟期R7对豆荚进行遮光处理,研究豆荚对籽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荚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光合速率在生理成熟期R7最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上升;整个测定生育期内,东农42、东农163豆荚叶绿素含量分别占其叶片的7.63%和7.25%,可溶性蛋白含量占其叶片的53.47%和48.82%;在鼓粒始期R5进行遮光处理表明,豆荚的光合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率达到7.34%15.06%。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大豆鼓粒期非叶光合器官与粒重的关系 [J].
薛丽华 ;
章建新 .
大豆科学, 2006, (04) :425-428
[2]   大豆豆荚与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 [J].
苍晶 ;
王学东 ;
崔琳 ;
郝再彬 ;
闵丽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85-87
[3]   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J].
李茫雪 ;
王学东 ;
崔琳 ;
郝再彬 ;
苍晶 ;
闵丽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651-655
[4]   大豆叶片与豆荚光合作用结构的比较 [J].
崔琳 ;
张鹏 ;
苍晶 ;
王学东 .
电子显微学报, 2004, (04) :353-353
[5]   大豆豆荚的扫描电镜观察 [J].
崔琳 ;
苍晶 ;
王学东 ;
桂明珠 .
电子显微学报, 2003, (06) :498-499
[6]   大豆豆荚光合作用结构体系的观察 [J].
栾晓燕 ;
杜维广 ;
张桂茹 ;
满为群 ;
李桂琴 ;
王学东 ;
戈巧英 ;
郝乃斌 ;
桂明珠 ;
陈怡 .
电子显微学报, 2003, (04) :280-285
[7]   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 [J].
张桂茹 ;
杜维广 ;
满为群 ;
栾晓燕 ;
陈怡 ;
王学东 ;
李桂芹 ;
桂明珠 ;
戈巧英 ;
郝乃斌 ;
李卫华 .
大豆科学, 2002, (01) :14-17+83
[8]   大豆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杜维广 ;
张桂茹 ;
满为群 ;
栾晓燕 ;
陈怡 ;
谷秀芝 .
大豆科学, 1999, (02) :61-66
[9]   玉米花粒期群体光合性能与高产潜力研究 [J].
董树亭 ;
高荣岐 ;
胡昌浩 ;
王群瑛 ;
王空军 .
作物学报, 1997, (03) :318-325
[10]   小麦植株器官光合作用与籽粒产量的研究 [J].
沈天民 .
种子, 1991, (04) :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