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再批判——兼析“科恩悖论”

被引:2
作者
宋爱忠
机构
[1]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
关键词
商品价值; 基本交换能力; 效用价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D O I
10.19808/j.cnki.41-1408/f.2019.03.002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将商品价值内涵界定为由当下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决定的、在供需博弈中生成的商品的基本交换能力,共含了"劳动实体"与"交换关系"两本质因素,能够有效整合价值实体论与价值关系论之间的张力。立基于这一新界定,可知边际效用不是物的某种属性或主观感觉的变化,而是供需变动的结果,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之"新创"不过是"供需决定价值论"之陈词。同时亦可知,生产要素自然增值增加的主要不是由劳动耗费决定的它的基本交换能力,而是自然稀缺原材料的交换价值;至于先进机器使用导致的价值增加,则根源于复杂劳动耗费形成的商品在"供给—需求"交易结构中具有优势从而产生了较大交换能力,并将这种交换能力化整为零和流动转移,而非技术、设备等要素自动增值。此外,立足价值新内涵还可对"科恩悖论"和各种创新劳动价值论等观点展开新视域下的再批判与剖析,或能产生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劳动价值论新探(下篇) [J].
王海明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3) :5-13
[3]   不能脱离马克思的理论框架来发展劳动价值论 [J].
蒋南平 ;
崔祥龙 .
经济纵横, 2013, (10) :9-12+51
[4]   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另类思维 [J].
郑怡然 .
江汉论坛, 2012, (07) :25-29
[5]   劳动价值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 [J].
卫兴华 .
经济纵横, 2012, (01) :1-7
[6]   劳动价值论需要创新与发展 [J].
卫兴华 .
经济学家, 2004, (01) :11-16
[7]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J].
程恩富 ;
汪桂进 .
经济经纬, 2003, (05) :1-5
[8]   对劳动价值论的世纪沉思 [J].
杨万铭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3) :38-42
[9]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十个问题 [J].
钱伯海 .
理论前沿, 2002, (07) :36-38
[10]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 [J].
谷书堂 ;
柳欣 .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6) :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