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被引:16
作者
双燕
毕献武
胡瑞忠
彭建堂
苏文超
朱长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3]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矿产地质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芙蓉锡矿床;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花岗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近发现的与A型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主要的四种矿化类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蚀变花岗岩型、锡石硫化物型)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复杂,包括富含CO2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矽卡岩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400~450℃,云英岩和蚀变花岗岩型矿石的均一温度相对下降,主要分布于250~350℃之间,锡石硫化物型矿石中包裹体温度进一步下降。成矿流体主要由高盐度CaCl2-NaCl-KCI-HOO流体(盐度多集中在32.2 wt%~50.6 wt%NaCl.eqv)和富含CO2的CO2-CH4-NaCl-H2O低盐度流体(盐度多集中在32.2 wt%~50.6wt%NaCl.eqv)组成。芙蓉锡矿云英岩型矿石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以岩浆水为主,锡石硫化物型矿石成矿流体中的水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碳为岩浆碳与沉积碳酸盐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芙蓉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主要来源于骑田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流体。岩浆热流体沿岩体周围裂隙对围岩和原生矽卡岩进行热液交代,在造成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现象的同时,导致了大规模的锡矿化。减压沸腾和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混合造成的沸腾作用是导致芙蓉锡矿锡沉淀的主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88 / 26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大陆内部浆控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其与岛弧区同类矿床的差异 [J].
陈衍景 ;
李诺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477-2508
[2]   骑田岭A型花岗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对芙蓉超大型锡矿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附视频 [J].
毕献武 ;
李鸿莉 ;
双燕 ;
胡晓燕 ;
胡瑞忠 ;
彭建堂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4) :539-548
[3]   成矿系统:地球动力学的有效探针 [J].
陈衍景 ;
肖文交 ;
张进江 .
中国地质, 2008, 35 (06) :1059-1073
[4]   湖南芙蓉锡矿床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彭建堂 ;
胡瑞忠 ;
毕献武 ;
戴橦谟 ;
李兆丽 ;
李晓敏 ;
双燕 ;
袁顺达 ;
刘世荣 .
矿床地质, 2007, (03) :237-248
[5]  
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一种新类型的锡成矿作用:矿物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J]. 蒋少涌,赵葵东,姜耀辉,凌洪飞,倪培.岩石学报. 2006(10)
[6]   芙蓉锡矿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J].
双燕 ;
毕献武 ;
胡瑞忠 ;
彭建堂 ;
李兆丽 ;
李晓敏 ;
袁顺达 ;
齐有强 .
矿物岩石, 2006, (02) :57-65
[7]   湘南骑田岭竹枧水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代学和岩石学 [J].
朱金初 ;
张辉 ;
谢才富 ;
张佩华 ;
杨策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335-342
[8]   湘东南骑田岭岩体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柏道远 ;
陈建超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4) :255-272
[9]   湘南郴州地区骑田岭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李金冬 ;
柏道远 ;
伍光英 ;
车勤建 ;
刘耀荣 ;
马铁球 .
地质通报, 2005, (05) :411-414
[10]   湖南骑田岭花岗岩与锡成矿的关系 [J].
汪雄武 ;
王晓地 ;
刘家齐 ;
常海亮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