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CO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及情景分析

被引:17
作者
余明成 [1 ]
徐占军 [1 ]
余健 [2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山西省; CO2排放; STIRPAT模型; GM(1,1)模型; 情景分析;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8.05.1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其碳排放强度更是持续位于全国最高水平,分析山西省CO2排放影响因素,探究其发展模式,对于山西省的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STIRPAT模型,将山西省能源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能源强度.在岭回归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山西省CO2排放驱动因素值进行预测,以提高能源CO2排放预测的准确性,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为山西省的CO2减排设计了10种不同的发展情景.结果表明:(1)人口对山西省CO2排放影响最大,其次是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2)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强度和人均GDP等因素对山西省的CO2排放影响不大,但能源强度对CO2排放的抑制作用不可忽略.(3)山西省CO2减排最佳的情景方案为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的革新、降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能源强度,并且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该情景下,山西省2020年的CO2排放量可以控制在5.16×108t.
引用
收藏
页码:1357 / 13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邵红梅.武汉大学.2012, 07
[2]   空间距离演变视角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以山西煤炭经济为例 [J].
吴青龙 ;
王云 ;
郭丕斌 .
经济问题, 2016, (03) :107-111
[3]   北京市能源消费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和偏小二乘模型 [J].
陈操操 ;
刘春兰 ;
汪浩 ;
关婧 ;
陈龙 ;
王海华 ;
张继平 ;
李铮 ;
刘晓洁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6) :1622-1632
[4]   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 [J].
孙昌龙 ;
靳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66-272
[5]   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北京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J].
吴振信 ;
石佳 .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S2) (S2) :803-809
[6]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 [J].
赵国浩 ;
李玮 ;
张荣霞 ;
梁文群 .
资源科学, 2012, 34 (10) :1965-1971
[7]   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研究 [J].
郑丽琳 ;
朱启贵 .
统计研究, 2012, 29 (05) :58-65
[8]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析 [J].
张一品 ;
钱贵霞 .
煤炭经济研究, 2012, 32 (02) :42-46
[9]  
1999~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演变特征.[J].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彭佳雯;.环境科学.2011, 11
[10]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CO2控制下上海城市发展模式 [J].
燕华 ;
郭运功 ;
林逢春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98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