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各形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王圣瑞 [1 ]
金相灿 [1 ]
崔哲 [2 ]
颜昌宙 [1 ]
步青云 [1 ]
赵海超 [3 ]
楚建周 [2 ]
周小宁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沉积物; 氮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的上覆水、不同层次的间隙水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上覆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顺序为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氨氮为主,沉水植物的存在并没有改变这一格局.不同处理不同层次的间隙水中,各形态氮含量均为下层>中层>上层,但沉积物中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水-沉积物界面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现明显季节性变化.总之,水-沉积物界面氨氮是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主要氮组分,沉水植物降低了氨氮和硝态氮的扩散通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中总氮及其形态的时空分布 [J].
王东红 ;
黄清辉 ;
王春霞 ;
马梅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 2004, (S1) :27-30
[2]   沉水植物重建对富营养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 [J].
吴振斌 ;
邱东茹 ;
贺锋 ;
付贵萍 ;
成水平 ;
马剑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351-1353
[3]   上海滨岸潮滩水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季节性变化 [J].
高效江 ;
张念礼 ;
陈振楼 ;
许世远 ;
陈立民 .
地理学报, 2002, (04) :407-412
[4]   渤海莱州湾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J].
刘素美 ;
张经 ;
于志刚 ;
陈洪涛 ;
姚庆祯 .
环境科学, 1999, (02) :13-17
[5]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和环境效应 Ⅰ.界面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J].
吴丰昌 ;
万国江 ;
黄荣贵 .
矿物学报, 1996, (04) :403-409
[6]   蛋白质新资源──黑藻的研究Ⅰ.黑藻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分析 [J].
文明,盛哲,林亲众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4, (05) :457-463
[7]   Nitrogen cycling in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s [J].
Herbert, RA .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1999, 23 (05) :563-590
[8]  
Ammonia Nitrogen at the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in Puck Bay (Baltic Sea)[J].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1996(6)
[9]  
Z. Maciej Gliwicz.Can ecological theory be used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J].Hydrobiologia,1992
[10]  
Wilhelm Granéli,Doris Solander.Influence of aquatic macrophytes on phosphorus cycling in lakes[J].Hydrobiologia,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