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政策强化机制的探究与反思——基于稀土产业的案例分析

被引:2
作者
崔凤军 [1 ]
徐梦周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选择性产业政策; 强化机制; 稀土产业;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F426 [工业部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产业政策有效性面临诸多非议的背景下,选择性产业政策近年来却被我国政府频繁使用。本研究关注于这一现象,尝试解释产业政策不断被强化的内在机制。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建构和以稀土产业为背景的案例研究,认为这一现象是选择性政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选择性政策所存在的内在缺陷以及其资源分配性质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使得政策执行者倾向于游说或者选择性执行,但中央出于产业发展的考虑以及政策制定个体"管制偏好"的存在会使产业政策偏离管制初衷,并陷入"强化、失效以及再强化"的恶性循环,而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则是产业政策强化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就产业政策使用和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稀土产业政策及其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J].
杜凤莲 ;
董竞泽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 (06) :37-42
[2]   “稀土问题”及稀土产业的政策取向 [J].
吴一丁 ;
毛克贞 .
经济体制改革, 2011, (05) :170-173
[3]   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 [J].
江飞涛 ;
李晓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9) :26-36
[4]   国家特征、市场竞争与产业政策效率的决定 [J].
孙早 ;
王文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1) :1-8+124
[5]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6]   地方性国家统合主义、寻租和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失效 [J].
俞静 .
公共管理评论, 2006, (02) :75-94
[7]   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东亚地区政府干预方式的转型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冯晓琦 ;
万军 ;
不详 .
南开经济研究 , 2005, (05) :67-73
[8]  
调整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王沪宁教授访谈录[J]. 王沪宁,陈明明. 探索与争鸣. 1995(03)
[9]   中国推行产业政策中的公共选择问题 [J].
江小涓 .
经济研究, 1993, (06) :3-18
[10]  
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路风,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