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监事会:安于何处,去向何方?——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再审思

被引:58
作者
郭雳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监事会;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 职工保护和参与; 公司法修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在我国公司治理体系下,监事会的表现堪称失败。理论上均衡周到的安排实践中却饱受批评,被指形同虚设。作为该项机制的主要形成国和主要继受国,德国与日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特别是后者在2002年、2014年两次修法集中展现了制度变迁、现实考量及利益博弈。通过细致比对,中国式监事会貌合而神离,其失灵主要源于:其一,移植时对制度背景因素的遗失或忽视;其二,立法中过多诉求造成的迷失。此外,我国公司普遍存在的控制权特征也具有制约作用。监事会改革的出路在于简化功能,确立更加单纯而切实的定位。允许公司进行模式选择的做法,也可以被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协调发展的探讨 [J].
田玮 .
法制博览, 2015, (04) :60-61
[2]   国有企业监事会如何发挥作用 [J].
李海东 .
中外企业家, 2014, (36) :48-49
[3]   外派监事会开展国有资产延伸监督案例研究 [J].
杜习奇 .
理论观察, 2014, (03) :61-62
[4]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J].
杨队赴 .
中国市场, 2014, (08) :58-59
[5]   论监事会的信息获取请求权 [J].
周梅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0 (04) :20-28+157
[6]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实证研究 [J].
张瀚文 .
南方金融, 2013, (07) :85-91
[7]   公司监事会制度之完善——以监督权为中心 [J].
叶成朋 .
商场现代化, 2011, (16) :27-29
[10]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之冲突及选择 [J].
曹杰 ;
李爱兰 .
法制与社会, 2010, (10)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