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民生福祉增进轨迹——基于民生制度与民生能力建设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韩喜平
刘永梅
机构
[1]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民生发展; 民生制度; 能力贫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影响民生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民生制度与民生能力。从增进中国现代民生福祉的曲折历史中清晰可见,民生制度与民生能力以合力的方式促进民生福祉的提高,民生制度之于民生能力具有规制性和约束性等内在属性,民生制度的构建起到激励或抑制民生能力释放的作用,民生制度缺失是引起民生能力贫困进而致使民生改善受阻的根源,两者之间呈现出同向同势的同构规律。因此,要积极吸收民生福祉增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民生制度与民生能力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深刻认识彼此之间具有的显著协同效应,进而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民生福祉增进的着力点与突破口。一方面,要认真吸收与借鉴西方国家有益的民生改善经验,改进和优化以提升民生能力水平为旨趣的民生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均衡性民生制度设计,要用完善的制度有效应对强制性民生制度的缺陷,确保个人的发展边界不被侵犯,在民生能力与民生制度的互推互促中厚植民生福祉增进的制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 [J].
虞崇胜 ;
余扬 .
行政论坛, 2016, 23 (01) :22-25
[2]   马克斯·韦伯社会分层理论视角下的美国贫困原因剖析 [J].
甫玉龙 ;
刘杰 ;
鲁文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4) :134-139
[3]  
美国贫困率创1965年来新高.[N].张旸;.人民日报.2012,
[4]  
贫困与饥荒.[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
[5]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著;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