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河5月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营养状态评价

被引:5
作者
于洪贤 [1 ]
张丽娜 [2 ]
马成学 [1 ]
王海燕 [3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2]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海浪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营养状态; 评价;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1.01.003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09年5月8—9日,对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手段,基于浮游植物优势度、丰度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评价标准以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研究河段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海浪河5月份浮游植物共有7门42属100种及变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分别占57.00%、27.00%;优势种有阿氏席藻(Phormidium allorgei)、双头舟形藻(Navicula di-cephala)、短小舟形藻(Navicula exigua)、弧形蛾眉藻双头变种(Ceratoneis arcusvar.amphioxys)、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生物量为0.74~10.53 mg/L、丰度为(4.29~66.69)×105ind..L-1;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H′为2.17~3.78,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43~0.74、综合营养指数为48.06~86.26。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月份,海浪河营养状态在中营养化程度以上,温度、总磷和总氮是影响海浪河5月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三峡水库童庄河浮游植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J].
雷欢 ;
梁银铨 ;
朱爱民 ;
汪红军 ;
谢文星 ;
俞伏虎 ;
胡小健 .
湖泊科学, 2010, 22 (02) :195-200
[2]   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邓建明 ;
蔡永久 ;
陈宇炜 ;
张路 .
湖泊科学, 2010, 22 (01) :70-78
[3]   冬季上海市城区河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的生物评价 [J].
姜雪芹 ;
禹娜 ;
毛开云 ;
刘一 ;
李二超 ;
陈立侨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2) :78-87+140
[4]   牡丹江市水源地水栉霉污染事件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刘宝晨 ;
王玫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1) :56-57
[5]   黑龙江省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J].
于洪贤 ;
孙家言 ;
覃雪波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427-432
[6]   牡丹江市区水资源水质与水环境分析 [J].
周红艳 ;
秦玉宽 ;
李茂铎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 (02) :97-98
[7]   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 [J].
况琪军 ;
马沛明 ;
胡征宇 ;
周广杰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2) :87-91
[8]  
灰色关联分析在水质评价应用中的改进[J]. 张蕾,王高旭,罗美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
[9]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J].
王明翠 ;
刘雪芹 ;
张建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47-49
[10]   牡丹江流域水环境分析 [J].
赵新昌 ;
姜宏义 ;
张千武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1, (03)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