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4种石山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被引:58
作者
张中峰 [1 ]
黄玉清 [1 ]
莫凌 [1 ]
袁维园 [1 ,2 ]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2] 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岩溶区; 石山植物;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阐明石山植物对光与水分的适应能力,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九龙藤、青檀和圆叶乌桕生长盛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种植物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红背山麻杆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1 026.57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11.52μmol.m-2.s-1)和较低的光补偿点Lcp(3.87μmol.m-2.s-1),表现为典型的喜阳性特点;九龙藤的表观量子效率α(0.075)最大,Lsp(627.71μmol.m-2.s-1)、Lcp(2.06μmol.m-2.s-1)、Pmax(6.68μmol.m-2.s-1)最低,表现为弱阳性特点;青檀和圆叶乌桕表观量子效率较低,分别为:0.054、0.060,Lsp和Lcp都相对较高,表现为阳性植物特点;九龙藤与红背山麻杆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乔木树种青檀与圆叶乌桕。九龙藤与红背山麻杆在高温干旱的岩溶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青檀与圆叶乌桕虽然光合能力较强,但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利于在石山上生存,这可能是岩溶区石山上高大乔木较少,而以灌丛植被类型为主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南岩溶地区黄荆和檵木叶片结构对其生态环境的响应 [J].
余龙江 ;
吴耿 ;
李为 ;
项俊 ;
栗茂腾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8) :1517-1523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及群落冠层光合特征 [J].
吴家兵 ;
关德新 ;
孙晓敏 ;
张弥 ;
施婷婷 ;
韩士杰 ;
金昌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83-90
[3]   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群落中6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J].
彭晓邦 ;
蔡靖 ;
姜在民 ;
雷瑞德 ;
张硕新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0) :2099-2103
[4]   岩溶石漠化治理优良先锋植物种类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J].
黄玉清 ;
王晓英 ;
陆树华 ;
汪青 ;
赵平 .
广西植物, 2006, (02) :171-177
[5]   广西平果县石漠化地区立地划分与生态恢复试验初报 [J].
吕仕洪 ;
陆树华 ;
李先琨 ;
蒋忠诚 ;
向悟生 ;
覃家科 ;
区智 .
中国岩溶, 2005, (03) :196-201
[6]   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在光合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J].
刘宇锋 ;
萧浪涛 ;
童建华 ;
李晓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76-79
[7]   黑河流域几个主要植物种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J].
龚吉蕊 ;
赵爱芬 ;
苏培玺 ;
黄承红 .
中国沙漠, 2005, (04) :587-592
[8]   重庆石灰岩地区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的光合响应研究 [J].
刘锦春 ;
钟章成 ;
何跃军 ;
金静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316-320
[9]   遮荫和全光下生长的棉花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 [J].
杨兴洪 ;
邹琦 ;
赵世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8-15
[10]   栓皮栎林光合特性的研究 [J].
谢会成 ;
姜志林 ;
李际红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