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中25-降藿烷分布特征与成因意义

被引:5
作者
秦黎明 [1 ]
张枝焕 [1 ]
李伟 [2 ]
杨永才 [1 ]
袁东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国际勘探开发公司
关键词
原油类型; 生物降解作用; 25-降藿烷; 成因机制;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或油砂抽提物中25-降藿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井区或同一口井不同深度(层位)的原油25-降藿烷的相对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表明其所遭受的生物降解程度有所差异,沿构造带从南到北,同一油层中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增强,比如位于构造北部(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永1井、永3井侏罗系原油25-降藿烷丰度较高,表明生物降解比较明显,而位于南部(构造低部位)的永6井白垩系和侏罗系油层中的原油均无明显的生物降解现象;同一口井随深度增大生物降解作用将弱,如永2井浅部白垩系油层的原油降解较严重,而深部西山窑组的原油降解作用则不明显。根据原油生物降解的特征,结合车-莫古隆起调整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生物降解差异分布的成因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分析 [J].
李伟 ;
王瑶 ;
张枝焕 ;
梅玲 ;
孟闲龙 ;
杨永才 ;
邵明华 ;
韩立国 .
地质科学, 2006, (04) :663-675
[2]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现今油气运移方向研究 [J].
韩立国 ;
张枝焕 ;
李伟 .
地球学报, 2006, (04) :335-340
[3]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演化及其控藏规律 [J].
赵宏亮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160-162
[4]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侏罗系油藏古今油水界面及成藏史分析 [J].
李伟 ;
张枝焕 ;
李海平 ;
韩立国 ;
王青 .
现代地质, 2005, (03) :432-440
[5]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其对腹部油气成藏的影响[J]. 朱允辉,孟闲龙.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01)
[6]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其对腹部油气成藏的影响[J]. 朱允辉,孟闲龙.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 (01)
[7]  
25-Norhopanes: Formation during bio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in the subsurface[J] . Barry Bennett,Milovan Fustic,Paul Farrimond,Haiping Huang,Stephen R. Larter.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6 (7)
[8]  
Selective biodegradation of extended hopanes to 25-norhopanes in petroleum reservoirs. Insights from molecular mechanics[J] . Kenneth E. Peters,J.Michael Moldowan,Mark A. McCaffrey,Frederick J. Fago.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