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雹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科学问题

被引:35
作者
董安祥
张强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关键词
中国; 冰雹; 研究;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2 [人工防雹];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简要总结了自1990年以来中国人工防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展,分析了冰雹研究和防雹作业方面存在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1]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与展望[M]. 气象出版社 , 李大山主编, 2002
[12]  
21世纪初大气科学回顾与展望[M]. 气象出版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等[编], 2000
[13]  
人工影响天气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章澄昌编著, 1992
[14]   新疆降雹云团的特征分析 [J].
马禹 ;
王旭 ;
李进忠 ;
张清 .
新疆气象, 2002, (02) :7-8
[15]   雷达与闪电定位资料在高炮人工防雹中的应用 [J].
范广平 ;
王建 ;
扬继安 ;
冯彩波 ;
李连银 .
气象, 2002, (04) :40-41
[16]   防雹减灾专家系统 [J].
王致君 ;
冯锦明 ;
楚荣忠 ;
张彤 ;
宋新民 ;
李小平 ;
贾伟 .
高原气象, 2001, (04) :461-467
[17]   利用卫星资料估算中尺度对流云团上升速度的一种方法 [J].
张水平 ;
石汉青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95-99
[18]   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J].
李祚泳 ;
蔺雷 ;
邓新民 .
高原气象, 2001, (02) :197-201
[19]   北京市高炮防雹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J].
秦长学 ;
刘玉超 .
中国减灾, 2001, (02) :38-39+43
[20]   冰雹形成机制的研究并论人工雹胚与自然雹胚的“利益竞争”防雹假说 [J].
许焕斌 ;
段英 .
大气科学, 2001, (02) :27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