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寨上金矿床中石英和绢云母40Ar/39Ar定年

被引:33
作者
路彦明 [1 ]
李汉光 [1 ]
陈勇敢 [2 ]
张国利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学; 40Ar/39Ar测年; 金矿; 寨上; 西秦岭;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6.05.006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寨上金矿是西秦岭地区近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确定该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其含金石英、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定。2件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及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0.62±1.38)Ma、(129.24±1.23)Ma和(125.28±1.26)Ma、(125.56±1.20)Ma,测试结果可信。40Ar/39Ar法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寨上金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并可能历经了约5Ma时间最终形成。对西秦岭地区已有的金矿床测年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该区可能存在3个金矿成矿高峰期,即220~170Ma、130Ma前后和50Ma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5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张国伟
    郭安林
    姚安平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23 - 32
  • [2] 西秦岭地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构造背景和模式
    陈衍景
    张静
    张复新
    Franco PIRAJNO
    李超
    [J]. 地质论评, 2004, (02) : 134 - 152
  • [3] U-Pb SHRIMP Dating of Zircon from Quartz Veins of the Yangshan Gold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QI Jinzhong, YUAN Shisong, LIU Zhijie, LIU Dunyi, WANG Yanbin,LI Zhihong, GUO Junhua and SUN Bin Gold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Armed Police Force, Langfang, Hebei 065000;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The 12th Detachment of Gold Headquarters of China Armed Police Force,Chengdu, Sichuan 027000.Acta Geologica Sinica(Eng
  • [4] 西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冯建忠
    汪东波
    王学明
    邵世才
    [J]. 中国地质, 2004, (01) : 78 - 84
  • [5]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组成: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付绍洪
    顾雪祥
    王苹
    [J]. 地球化学, 2004, (01) : 94 - 98
  • [6]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期次及时空迁移规律
    孙晓猛
    吴根耀
    郝福江
    张梅生
    刘鹏举
    [J]. 地质科学, 2004, (01) : 63 - 76
  • [7] 甘肃礼县李坝大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冯建忠
    汪东波
    王学明
    邵世才
    林国芳
    史建军
    [J]. 矿床地质, 2003, (03) : 257 - 263+225
  • [8]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9] 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构造格局和性质
    冯益民
    曹宣铎
    张二朋
    胡云绪
    潘晓萍
    杨军录
    贾群子
    李文明
    [J]. 西北地质, 2003, (01) : 1 - 10
  • [10]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齐金忠
    袁士松
    李莉
    范永香
    刘伟
    高秋斌
    孙彬
    郭俊华
    李志宏
    [J]. 矿床地质, 2003, (01) : 24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