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的及其解释适用——以“常州毒地”公益诉讼案一审判决为切入点

被引:11
作者
徐以祥
周骁然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诉讼目的; 目的解释方法; 有效性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压力的不断增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已经成环境公共利益救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的是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活动、正确解释适用法律的指引,准确把握其目的是人民法院做出公正判决的根本保障。"常州毒地"一审判决所暴露出的问题,反映了一审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的把握的偏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在环境公益诉讼二分结构下,对环境公共利益进行司法救济的具体制度形态,其在整体环境公共利益救济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救济方式,体现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双重目的——第一重目的:消除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第二重目的:公平合理地配置因环境公共利益损害而产生的成本,双重目的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为保证在未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法律解释适用的准确适当,须以环境公益诉讼二分论为逻辑起点;分别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定位的外部视角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救济手段的内部视角,厘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的;并最终阐释其对案件裁判中法律解释适用的影响,借助目的解释方法,根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救济环境公共利益的不同环节。以有效性为视角,构建具体的解释适用规则:第一,在评估损害状况环节以科学性为解释标准;第二,在确定救济方案环节以契合性和合理性为解释标准;第三,实施救济行为环节中以及时性为解释标准;第四,在核算损害成本环节以价值合理性为解释标准:第五,在配置损害成本环节以公平性为解释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生态损害综合预防和救济法律机制研究.[M].竺效.法律出版社.2016,
[2]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M].刘学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3]  
民法解释学.[M].梁慧星.法律出版社.2015,
[4]  
规制及其改革.[M].(美) 布雷耶;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事故的成本.[M].(美) 卡拉布雷西;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法理学.[M].(德)魏德士(BerndRuthers)著;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
[7]  
民事诉权研究.[M].江伟等著;.法律出版社.2002,
[8]   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顺序 [J].
王曦 .
清华法学, 2016, 10 (06) :101-114
[9]   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赔偿损失” [J].
李兴宇 .
政治与法律, 2016, (10) :15-27
[10]   2015年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 [J].
巩固 .
法学, 2016, (09)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