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促进我国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了吗?

被引:27
作者
戴翔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走出去; 生产率; 倾向评分匹配; 倍差法;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6.02.009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与"倍差法"相结合的估计方法,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分别从总体层面、企业所有制层面、行业技术属性层面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层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后生产率效应。计量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具有滞后作用,但作用不大;(2)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上,国有企业"走出去"的事后生产率提升效应不明显:(3)高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提升绩效要优于低技术密集型企业;(4)"走出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要优于到发达国家开展的对外直接投资。上述研究结论对于已迈入"净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9+136 +136-1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集聚优势与中国企业“走出去” [J].
戴翔 ;
韩剑 ;
张二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2) :117-129
[3]   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体制改革 [J].
宋立刚 ;
杨继东 ;
张永生 ;
苟琴 .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01) :75-86+6
[4]   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田巍 ;
余淼杰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383-408
[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 [J].
顾露露 ;
Robert Reed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116-129
[6]   出口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 [J].
钱学锋 ;
王菊蓉 ;
黄云湖 ;
王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2) :37-51
[7]   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9, (12) :11-26
[8]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于产业地位划分法的分析 [J].
陈漓高 ;
张燕 .
世界经济, 2007, (10) :28-38
[9]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 [J].
赵春明 ;
何艳 .
世界经济, 2002, (05) :38-41
[1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廖运凤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