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农牧交错区种草养畜的生态经济效益

被引:13
作者
王启基
牛东玲
蒋卫平
马玉寿
李青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宁夏大学,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西宁,银川,西宁,西宁,西宁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农牧交错区; 种草养畜; 生态保护; 效益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家庭牧场通过人工草地和暖棚等基础建设,农牧业结构调整,以及饲草、饲料加工调制和羔羊育肥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使试验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改善。结果表明:草地中优良牧草比例和植被盖度明显增加;弃耕地种草养畜不仅提高了初级生产力,减轻荒漠草地载畜压力,而且降低土壤含盐量;暖棚养畜改善了家畜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抗病和越冬能力;通过家庭牧场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净收入达19767元,投入产出比为2.25。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柴达木盆地开发与可持续发展[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周立,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