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承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研究

被引:19
作者
孙久文 [1 ]
易淑昶 [1 ]
傅娟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3] 不详
[4]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5] 不详
关键词
城市群; 中心城市; 承载力; 资源配置能力;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21.02.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承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分析并测度中国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有助于明确区域优势与短板,合理引导城市群发展。当前我国国家级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普遍高于区域性和地方性城市群,同一层级城市群内部综合承载力也有较大差异,这既与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关,也受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从资源配置能力来看,沿海地区的国家城市群有更强的资源集聚、扩散和利用能力。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重庆、西安的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高。为培育建设一批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未来需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构建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发展与创新 [J].
孙久文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4) :109-114+151
[2]   美国和欧盟高等级中心城市发展规律及其启示 [J].
尹稚 ;
王晓东 ;
谢宇 ;
扈茗 ;
田爽 .
城市规划, 2017, 41 (09) :9-23
[3]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空演变 [J].
李春光 ;
徐元国 ;
屈时雨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34-141
[4]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 [J].
孔凡文 ;
刘亚臣 ;
常春光 .
城市问题, 2012, (01) :26-29
[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刘惠敏 .
中国软科学, 2011, (10) :114-122
[6]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 [J].
庞晶 ;
叶裕民 .
生态经济, 2008, (02) :97-99
[7]  
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面临挑战[N]. 方列,刘良恒,赵瑞希. 经济参考报. 2018 (005)
[8]  
鼎[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周牧之著, 2004
[9]  
中国的城市群[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姚士谋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