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远缘杂交的胚发育过程中同工酶和蛋白质的变化

被引:4
作者
董效成
李大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鸭茅状摩擦禾; 胚发育; 同工酶; 蛋白质;
D O I
10.16288/j.yczz.1996.02.003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通过比较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获得的胚与小麦正常自交的胚之间在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谱,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出时空顺序的特异性变化。在同一发育时期,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无胚子房之间存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这可能涉及到与胚发育相关的同工酶的出现。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正常自交的小麦子房之间也有一定的酶谱差异。同时,同一材料还表现出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差别。在远缘杂交后的胚发育期间,酯酶同工酶的时空表达不如过氧化物酶显著。此外,对远缘杂交后的胜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进行了SDS—PAGE分析,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可能存在与胚发育相关的蛋白质。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普通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的远缘杂交──Ⅰ.胚形成频率 [J].
李大玮,邱纪文,欧阳平,姚庆筱 .
遗传学报, 1994, (05) :398-402
[2]  
电泳[M]. 科学出版社 , 何忠效,张树政主编, 1990
[3]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
[5]  
Two-dimensional gel analysis of carrot somatic embryonic proteins[J] . Jung H. Choi,Z. R. Sung.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1984 (3)
[6]  
Study on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genome expression in wheat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J] . M. Zivy,H. Thiellement,D. Vienne,J. -P. Hofman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3 (1)